凿壁借光
刘歆〔两汉〕
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邑人大姓文不识。家富多书,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。主人怪问衡。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。主人感叹。资给以书。遂成大学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匡衡,字稚圭,他勤奋好学,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。邻居家有蜡烛,但光亮照不到他家。于是,匡衡便在墙上凿了一个洞,让光线通过洞口照进来,他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。当地有个大户人家,姓文但名字不详,家中富有且藏书丰富。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工,但他不求工钱报酬。主人对此感到奇怪,便询问匡衡原因。匡衡说希望能够借主人家里的书,全部读完。主人听后非常感动,就借给匡衡书(用书资助匡衡)。匡衡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人。
注释
逮:到,及。
乃:于是。
偿:报酬。
启示
匡衡为了读书去他人家中做工,在夜晚,即使有一丝的亮光也要抓紧学习。这样的态度,以及努力刻苦的品质使匡衡成为了学识渊博之人。有时候,外部条件制约着许多人的进步,但是有心人会为自己创造前进的机会。艰辛只是一时的体验,而经历过这些艰难后所收获的知识,才是人生宝贵长久的财富。
白龙化鱼
《说苑》〔两汉〕
昔白龙下清冷之渊,化为鱼,渔者豫且射中其目,白龙上诉天帝,天帝曰:“当是之时,若安置而形?”白龙对曰:“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。”天帝曰:“鱼固人之所射也;若是,豫且何罪?”夫白龙,天帝贵畜也;豫且,宋国贱臣也。白龙不化,豫且不射。
焚林而猎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〔两汉〕
故先王之法,畋不掩群,不取麛夭。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豺未祭兽,罝罦不得布于野;獭未祭鱼,网罟不得入于水;鹰隼未挚,罗网不得张于溪谷;草木未落,斤斧不得入山林;昆虫未蛰,不得以火烧田。
苏武牧羊
班固〔两汉〕
律知武终不可胁,白单于。单于愈益欲降之。乃幽武,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。天雨雪。武卧啮雪,与旃毛并咽之,数日不死。匈奴以为神,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。羝乳乃得归。别其官属常惠等,各置他所。
武既至海上,廪食不至,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。杖汉节牧羊,卧起操持,节旄尽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