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门弄斧
《古今谭概》〔明代〕
采石江头,李太白墓在焉。往来采人,题咏殆遍。有客书一绝云:“采石江边一抔土,李白采名耀千古;来的去的写两行,鲁班门前掉大斧。”亦确论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采石江边,李白的坟墓就在那里。来往的诗人,几乎都在这里题诗吟咏遍了。有一位客人题写了一首绝句说:“采石江边的一抔黄土,李白的诗名闪耀千古;来来去去的人都在这里写上几行诗,这简直就是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。”这也是很确切的评论啊。
注释
采石:地名,今安徽马鞍山市内。
殆:大概,几乎。
一抔土:一个坟头。抔,量词,指土、沙一类的东西。
简析
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采石江边李白墓的状况,指出众多往来诗人都在此题诗吟咏。李白是诗坛巨匠,诗名闪耀千古,而一些人在其墓前随意题诗,就如同在技艺高超的鲁班门前耍弄斧头,暗讽他们诗才不足,却盲目跟风题诗。
长物志·花木
文震亨〔明代〕
弄花一岁,看花十日。故帏箔映蔽,铃索护持,非徒富贵容也。第繁花杂木,宜以亩计。乃若庭除槛畔,必以虬枝古干,异种奇名,枝叶扶疏,位置疏密。或水边石际,横偃斜拔;或一望成林;或孤枝独秀。草木不可繁杂,随处植之,取其四时不断,皆入图画。又如桃、李,不可植于庭除,似宜远望;红梅、绛桃,俱借以点缀林中,不宜多植。梅生山中,有苔藓者移置药栏,最古。杏花差不耐久,开时多值风雨,仅可作片时玩。蜡梅,冬月最不可少。他如豆棚、菜圃,山家风味,固自不恶。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。更有石磉木柱,架缚精整者,愈入恶道。至于艺兰栽菊,古各有方。时取以课园丁,考职事,亦幽人之务也。志《花木第二》。
三无赖落阱
《智囊全集》〔明代〕
村西妪庭有佳李,苦于窃者,乃设阱墙下,置粪秽其中。有无赖者甲乙丙,欲窃李。天黑,甲先乘垣,陷阱中,秽及其衣领,臭极难闻,犹仰首呼其曹:“来来,此有佳李。”乙逾墙,又陷阱间,方欲启口,甲遽掩其口,呼丙入。俄,丙又坠入。乙与丙相与诟甲,甲曰:“假令二子不入,岂不笑我!”